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這些歷史建築的生死沉浮,由誰主宰? |非常薦

韓一怡 獨家 2022-07-2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香港地方雖小,但在百年歷史中融合中西文化,發展出了獨特的建築風格,經歷戰火洗禮和時代變遷,依然保存下來不少古老建築。這些建築往往華洋結合,既有中式祠堂,又有西式大樓,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社群的流行風尚。


新發現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

隨著時代變遷,不少建築逐漸老化、廢棄,一些建築被評為古蹟獲得保育和重生,還有一些則徹底成了滄海遺珠,或是被偶然發現重見天日,或是就此被清拆,消失不見。

去年底,香港水務署在清拆深水埗主教山一座已經停用50年的戰前配水庫時,意外發現地下罕見的巨型羅馬式蓄水池,裏面的立柱精美宏偉,讓不少人認為該配水庫不應該被拆除,而要被當作歷史建築進行保育。在大家的要求下,最終主教山配水庫停止拆除,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見證早期現代化進程
香港雖然沿海,但過去的淡水資源並不豐富,甚至還出現過水荒,因此大量建造配水庫是香港邁向城市化的重要一步。6月10日,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又宣佈,將三個戰前配水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分別為半山雅賓利食水配水庫、山頂食水配水庫及歌賦山食水配水庫,諮詢公眾一個月後再進行評級。
 

山頂配水庫(左上)、歌賦山配水庫(右上)和半山雅賓利配水庫(下)

這三個配水庫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建於1888—1889年的雅賓利配水庫。其內部仍然保留當年設計的原貌,有多根啡黃色支柱及不規則石牆,並且依然在為上環、中環及半山一帶供水。此外,有著125年歷史的山頂食水配水庫以紅磚建成,採用拱門式設計,作為山頂首個配水庫,至今仍在為薄扶林一帶供水;至於歌賦山食水配水庫,其特色主要在於物料講究,在1903年就大量採用工字鐵、花崗石和磚柱建造,而非後來常見的水泥。

 


歷史建築怎麼評

這三座水庫雖然只是工業建築,設計時並無歷史文化用途,但在某種程度上見證了香港早期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在商討許久後終於塵埃落定,被評為歷史建築。那麼,所謂的一級歷史建築到底是什麼概念呢?據悉,目前古蹟委員會宣佈的歷史建築共三個級別,評定標準分為以下。

一級歷史建築——黃大仙祠

一級歷史建築: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二級歷史建築: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三級歷史建築:具若干價值,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二級歷史建築——油麻地警署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曾經在1996年至2000年,對全港的歷史建築進行普查,大概記錄了8,800棟建築,又在其中挑選出1,444棟價值較高的建築進行深入調查,並在2005年成立了一個由歷史學家,以及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和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會員所組成的獨立的歷史建築評審小組,深入進行評估工作。當時參考了《威尼斯憲章》、《巴拉憲章》和《中國文物古蹟保護準則》等中外標準,並且考慮到香港的實際歷史,對這些建築進行評級,到2015年,全港有170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三級歷史建築——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

不過,被評為歷史建築並不代表可以永存下去,所謂的評級只是對建築的重要性給出一個內部參考,並不能給它們提供法律保護。香港樓價高企,保留一棟老建築自然費力費錢,遠沒有「拆掉起新居」的誘惑大。前不久就有媒體報道,尖沙咀彌敦道一棟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轉角洋樓,獲評三級歷史建築不到3年,就經物業業主團通過,擬將其全棟清拆。
 

上世紀50年代和今天的「彌敦道190號」洋樓

要想讓一棟古建築永遠存續下去,最佳辦法自然是使其有資格被評為比「歷史建築」更高一級的「法定古蹟」。2008年,香港法定古蹟制度宣布建立,自此歷史建築可以獲得行政評級,也因此獲得保育資格。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文物建築可被考慮是否達到「極高門檻」,從而被評為法定古蹟。

法定古蹟——上環文武廟


法定古蹟也是目前香港法律意義上受到最高保護的建築,古物古蹟辦事處可阻止對古蹟作任何改動。目前,香港共有126項法定古蹟,比較知名的有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上環文武廟等,它們散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街頭,不必擔心哪天被拆除變成新樓發售,經歷百年風雨後依然人來人往,「笑」對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香港頂級名校出現「退學潮」,人生逆襲的機會來了? |非常薦

香港送豪宅,世界各地還有哪些奇招利誘打針?|非常薦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港人還是最愛看這些書 |非常薦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